315黑猫投诉-新浪旗下消费者服务平台 河南站

“如需空调扫码3块” 网约车向乘客私收空调费引争议 专家:建议设置按单结算补贴

封面新闻2025.07.11 09:54

封面新闻记者 杨芮雯 赵奕

乘坐网约车要求开空调需额外付费?近日,江西南昌一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布信息称,自己乘坐网约车时被司机加收3元空调费,并称之为自愿消费。此事在网上引发热议,不少网友表示,“司机自己不热吗”“乘客不应该享有舒适的乘车环境吗”,但也有人表示“司机开一天空调也需要成本,收费合理但3元太多”。

开一天空调花费有多少?乘坐网约车需额外支付空调费是否合理?7月9日,封面新闻记者采访了乘客、网约车司机、平台和相关领域专家。

关注:

乘客投诉打网约车遇额外收空调费

在高温天气下,网约车是否有义务为乘客开启空调?这对大众来讲算是一项理所当然的服务,近期却频频引发争议。

6月23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帖称,在江西南昌乘坐某平台“特惠快车”时,遭遇司机“有偿开空调”的情况。该网友上传的照片显示,车内贴有告示,明确写道:“如需空调扫码3元,自动开启”,并注明“特惠订单不含空调,自愿消费”。该网友表示,南昌夏季炎热难耐,司机此举极不合理,引发大量网友热议和共鸣。

类似事件并非个例。5月17日,山东女孩小兔(化名)与闺蜜从烟台机场乘坐顺风车时,也遇到了类似情况。她们下单时选择了“独享不拼车”服务,但司机途中仍擅自接载了另一名乘客。该乘客上车后主动提出开空调,并愿意支付20元空调费。小兔和闺蜜虽未表态,但到达目的地后,司机同样向她们收取了每人20元的空调费。

“别人自愿就算了,凭什么我们也要给?”小兔事后表示愤怒和不解,认为司机的行为极不合理,令人感到被强制消费。

记者在社交平台发现,随着天气越来越炎热,网友对网约车司机借口不开空调的吐槽贴越来越多,IP遍布全国。“车内闷热难耐,喊师傅开空调,他说他不热,喊我忍一下。”“我们这边快四十度了,车内闷热得像火炉,叫师傅开空调给我说空调坏了,我一下车就吐了。”

而耐人寻味的是,据媒体报道,今年6月,重庆一名网约车司机在四十多度的高温下连续完成多个低价订单后中暑晕倒,原因为“全程未开空调”。

种种现象让人不禁疑惑,为什么师傅们对“开空调”表现如此别扭?

矛盾:

平台明确乘客无需支付空调费

司机称额外电费近30元一天

“为了控制成本和能耗,本来跑车挣得就越来越少,开空调又是一笔不小的支出。”7月9日,一位成都本地网约车司机对封面新闻记者说道。

记者通过联络相关网约车平台,明确得知:乘客不需要支付空调费,司机有义务配合乘客开关空调。对于司机额外收费行为,乘客可以向平台投诉反馈。按照规定,司机能够收取的附加费只包括高速费、路桥费以及因等待乘客产生的停车费,并没有空调附加费这一项。如果司机违规收费,乘客有权利进行投诉,平台在核实司机收费后,将给予司机扣除服务分的处罚,严重的还会封号。

但在该司机看来,目前市面上存在着很大量价格低廉的一口价单,特惠快车单,加之平台的抽成一直保持很大的幅度,司机拿到手的钱,连两块钱一公里都没有,甚至更低,越来越低。“如果再扣除空调成本,赚不到什么钱了。”该司机表示,虽然自己本人也很怕热所以开了空调,但对于有些司机额外收取空调费他也表示理解,“虽然是极个别案例,但我们觉得也有道理。”

网约车开一天空调到底能花费多少?“开空调一天要多花二三十元。”另一位网约车司机坦言,自己详细算过夏天开空调的成本,如果一天跑十三个小时算,每天空调费大概多花30元,一个月下来额外支出小一千元,再加上车本身保养维护等其他开销。“只能勉强维持生计,开不起空调。”

争议:

平台有高温补贴

司机称达不到“要求”拿不到

记者调查发现,为应对夏季高温天气,保障司机与乘客的出行体验,多个知名打车平台连续多年投入数亿元,在全国多个城市发放高温补贴。例如在重庆,网约车司机每天可获得30元至40元的高温补贴,用于分担夏季开空调带来的运营成本。

然而,成都网约车司机陈师傅表示:“我今年并没有领到这笔补贴。”据他介绍,近两年部分平台已取消空调补贴,司机需自行承担全部空调费用,因此才会出现向乘客额外收取空调费的情况。当然,也有平台仍保留了相关补贴。

对此,相关网约车平台回应称:“高温补贴是以完成平台任务、获得奖励的形式发放的,长期出车的司机基本都能领取。”

不过,陈师傅指出,这些补贴通常要求司机只接本平台的订单,并且要达到一定的接单量。他表示,这对大多数司机来说并不容易,如今随着网约车业务越来越卷,很多司机都是在多个平台之间灵活接单,早已不像过去那样只服务于单一平台。

专家:

建议相关补贴

按单实时结算

当前,随着交通新业态和出行新方式的不断涌现,许多新的行业问题和司乘矛盾也随之产生,高温天气下网约车不开空调便是其中较为突出的一个。

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王斌 图据受访者

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王斌指出,治理这一乱象,不能仅仅停留在“司机找借口、乘客倒苦水”的口舌之争上,而应多方参与、共同发力。他认为,“空调费”之争的本质,实际上是网约车平台之间“内卷式”恶性竞争的结果。平台通过低价竞争的方式,将运营成本转嫁给司机,导致司机收入减少、压力增大。此外,平台抽成过高、补贴有限,也是司机们为节省成本而拒绝开空调的重要原因之一。

王斌表示,要有效保障司乘双方的共同利益,首先应强化高温天气下的出行环境综合整治,明确要求网约车根据乘客需求及时开启空调。例如,北京市交通委近日启动的高温保障机制,就值得各地借鉴和推广。

其次,网约车平台推出的“高温补贴”不能只是“画大饼”,更不能设置过于复杂的规则,使司机难以真正获得实惠。他建议,相关补贴应实现按单实时结算,特别是对“一口价”“特惠快车”等低价订单,应给予同等甚至更高的补贴力度,切实减轻司机的运营负担。

最后,王斌强调,司机与乘客双方也需加强行为自律与相互理解。司机不得违规收取“空调费”,更不能将自身对平台的不满情绪转嫁给乘客;乘客也应避免过度投诉甚至虚假投诉,防止高温天气下的司乘矛盾演变为非理性的冲突事件。

《文明诚信投诉公约》

我要投诉

24小时有效投诉22449

累计有效投诉27499827

黑猫投诉
黑猫投诉
官方邮箱:heimaotousu@vip.sina.com

合作机构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召回技术中心
全国消费品缺陷线索检测协作网
APP风险检测
新浪人民调解委员会
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
金盾
新京报智库

合作媒体

新华社 人民网 央视新闻 央视财经 工人日报 法治日报 中国消费者报 消费日报 证券日报 中国交通广播
央广网经济之声天天315 财经网 中国商网 华夏时报 经济观察报 中国经营报 中国网财经 中国科技投资 中国食品报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中国质量报告 新京报 北青网 千龙网 新闻晨报 新快网 鲁网 山东商报 泰山财经 钱江晚报
燕赵都市报 潇湘晨报 金陵晚报 安徽商报 陕西日报 中国城市新闻网 今日女报 消费者报道

合作律所

  • 北京浩云律师事务所
  • 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
  • 北京中闻律师事务所
  • 北京道可特律师事务所
  • 岳成律师事务所
  • 广东保典律师事务所
  • 泽普律师事务所
  • 北京亿中律师事务所